高低温试验箱在低温运行阶段,若箱内水分凝结成霜后无法正常排出或融化,易出现 “卡霜” 现象 —— 霜层附着在蒸发器、风道或样品表面,不仅影响制冷效率与温度均匀性,严重时还会堵塞风道、损坏制冷部件。需精准定位卡霜成因,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制冷系统异常是卡霜的核心成因之一。若蒸发器表面温度过低(低于 – 25℃且持续时间过长),高低温试验箱箱内空气中的水分会快速凝结成厚霜,且超出设备自动除霜系统的处理能力;此外,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不当也会引发卡霜 —— 制冷剂过多会导致蒸发器负荷过大,局部温度骤降结霜;制冷剂过少则使制冷效率下降,箱内温度波动大,水分反复凝结成霜。同时,若蒸发器翅片变形或积尘,会阻碍气流循环,导致局部冷空气滞留,加速霜层堆积形成卡霜。
环境湿度与高低温试验箱箱门操作不当会加剧卡霜问题。试验箱所处环境湿度过高(高于 75% RH)时,大量湿气会随箱门开启进入箱内,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凝结成霜;若箱门开启频率过高、开启时间过长,或箱门密封胶条老化导致密封性下降,会持续引入外界湿气,使箱内水分含量超标,为卡霜提供条件。此外,若样品本身含有的水分未提前干燥处理,在低温测试中会释放水分,进一步增加箱内湿度,加速霜层形成。
针对卡霜问题,需从 “即时处理” 与 “长期预防” 两方面制定解决方案。当出现轻微卡霜时,可暂停低温试验,启动设备的手动除霜功能 —— 通过加热管升温融化霜层,待霜层完全融化后排出冷凝水,再重新启动试验;若卡霜严重堵塞风道,需停机后手动清理蒸发器表面的厚霜,清理时需使用软毛刷或干布,避免划伤蒸发器翅片。针对制冷系统异常,需请专业人员检测制冷剂充注量,补充或释放制冷剂至标准范围,同时清洁蒸发器翅片、修复变形部件,恢复气流循环效率。
长期预防需优化操作与环境管理。将高低温试验箱置于湿度低于 65% RH 的环境中,必要时在设备周边加装除湿机;减少箱门开启频率,每次开启时间控制在 30 秒内,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的箱门密封胶条;测试前对含湿量高的样品进行干燥预处理,降低箱内水分来源。此外,可根据测试需求调整除霜周期,在低温试验持续时间较长时,适当缩短自动除霜间隔,避免霜层堆积形成卡霜。
通过精准排查卡霜成因、及时处理故障、优化日常操作,可有效解决高低温试验箱卡霜问题,避免因卡霜影响测试精度与设备寿命,为低温环境模拟测试提供稳定可靠的设备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