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真空试验箱通过同时模拟真空与温度变化的极端环境,复现太空、高空等特殊场景的环境条件,可精准评估产品在真空高温、真空低温交替下的性能稳定性与结构可靠性,是航空航天、电子等领域产品研发与质量检测的核心设备。
热真空试验箱工作原理围绕 “真空营造” 与 “精准控温” 两大核心展开。真空系统采用多级真空泵组,通过机械泵初步抽真空至 10⁻²Pa,再经分子泵进一步降至 10⁻⁵Pa 以下,满足不同产品对真空度的测试需求;同时,箱体内置红外加热管与液氮冷却系统,可实现 – 100℃至 150℃的宽范围温度调节,升温速率达 10℃/min,降温速率达 8℃/min,且温度均匀度控制在 ±2℃以内。在试验过程中,真空与温度系统协同工作,既能模拟真空高温环境(如航天器向阳面工况),也能模拟真空低温环境(如航天器背阳面工况),还可实现 “真空 – 温度” 循环切换,复现极端环境下的温度骤变场景。
在航天器部件测试中,热真空试验箱用于验证结构件与电子模块的适应性。通过模拟太空真空环境(真空度 10⁻⁴Pa)与 – 80℃至 120℃的温度循环,测试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变化(衰减应≤10%)、卫星天线的信号传输稳定性,以及结构连接件的强度保留率(≥90%),避免真空环境下材料放气导致的性能失效,或温度骤变引发的结构变形。
电子元件的真空热稳定性测试依赖热真空试验箱。针对芯片、传感器等元件,在真空度 10⁻³Pa、温度 85℃的环境下持续测试 72 小时,检测元件的电参数波动(如电压偏差≤±5%)、封装密封性(无气体泄漏),以及高温真空下的散热性能,防止元件因真空环境散热不良导致过热损坏,或封装缺陷引发的性能故障。
新材料研发领域,热真空试验箱用于评估材料的极端环境耐受性。对航天器用复合材料、耐高温涂层等,在真空度 10⁻⁵Pa、150℃高温下测试 100 小时,监测材料的质量损失率(≤1%)、拉伸强度变化(保留率≥85%)及表面形貌完整性(无开裂、脱落),为新材料在太空等极端环境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。
热真空试验箱通过精准复现真空与温度协同的极端环境,帮助企业提前暴露产品在特殊场景下的潜在缺陷,优化产品设计与材料选择,显著提升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,为航空航天、高端电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测试保障。